延長產業鏈 一株茶樹產出5種茶
2021-03-16 09:23:30 來源:順豐國際集運線上客服-蕭山日報
寺塢嶺高山茶開摘
■文/攝首席記者 龔潔
這幾天,趁着天氣晴好,位於義橋鎮寺塢嶺山上的高山龍井開摘了,首批帶着清香的明前茶隨之上市。這只是寺塢嶺高山雲霧茶的開始,在新生代茶農倪立權的專研下,茶葉基地裏的茶樹延長了產業鏈,開創了我區“一葉制五茶”的先河。
走進杭州蕭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茶香四溢,新鮮生產的高山雲霧茶正被裝罐包裝。“老顧客早就等着喝新茶了。這不,這幾天剛採製了一些,就忙着給他們送去呢。”對於茶農來説,三四月份無疑是一年中忙碌又幸福的日子。“今年的天氣不錯,茶葉品質優良。前幾天降温了還擔心呢,好在對茶葉沒什麼影響。”倪立權説。
倪立權的100畝茶園在平均海拔450米的寺塢嶺山上,除了採摘自家茶園的茶葉,他還向30多户同樣種植高山茶的農户收購青葉,統一加工,統一包裝。
作為一個新生代茶農,倪立權喜歡不斷創新突破。為了更好地瞭解、製作茶葉,他和哥哥不斷努力,獲得了國家級評茶技師等一系列資格證書,並聘請了一位茶學專業科班人才,為茶葉基地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綠茶的採摘季較短,一般來説4月份以後採摘的青葉製作而成的綠茶,附加值就大大降低了。如何延長茶葉的採摘季,讓一株茶樹能產生更多的經濟價值?倪立權結合蕭山茶葉的地域特點,結合市場需求,又製作出了紅茶、烏龍茶、黃茶、白茶四大茶類茶品。而倪立權這樣用一種茶葉原料製作五種茶類茶品,在蕭山也算首創之舉。
“製作綠茶的茶葉基本是3月採摘,4月採摘的茶葉製成紅茶,其他三種茶的茶葉都是5月採摘的。這樣一來,茶葉的採摘季也延長了。”倪立權介紹,去年製作了100多斤的紅茶,原先購買綠茶的老顧客品嚐後都認為口感不錯,今年還將製作500斤左右,而去年試驗製作的烏龍茶、黃茶、白茶也都取得了成功,今年也將適當加量。
為了製作好五大類茶葉,倪立權配齊了製茶專業設備,並利用業餘時間到專業學校進行學習製作。“相較而言,綠茶的製作工藝比較簡單,紅茶、烏龍茶的製作工藝較為繁瑣。”倪立權説,紅茶製作中,委凋、發酵、揉捻、烘焙每一步都很重要,烏龍茶要注重搖青,黃茶的重點在燜黃這個步驟,這樣茶葉才會呈現黃葉黃湯,白茶製作中委凋也是關鍵點。
一株茶樹的茶葉製作五種茶,不僅豐富了茶品,也大大提高了茶葉的附加值。原先4月份以後採摘的茶葉製作成綠茶,產出的效益在20萬元左右,去年改變製作模式後,同樣的茶葉產生的效益提高到了60萬元。
“我還想嘗試將五種茶製作成小罐茶,通過品類搭配,用禮盒的形式銷售,這樣消費者買一盒就能喝到五種茶了。”這個年輕的茶農已經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。